当前位置:

瓜蒌种苗

发布时间:2018-04-12 10:23:07


瓜蒌简介:
瓜蒌,一种全身皆可入药的中药材,又名栝楼,别名吊瓜(温州文成)、老鸦瓜(温州)。根(中药名天花粉),果(中药名栝楼实),果皮(中药名栝楼皮)、种子(中药名栝楼仁),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,长可达10米。根状茎肥厚,圆柱状,外皮黄色。茎多分枝,无毛;叶互生,近圆形或心形,雌雄异株;雄花数朵总状花序,少有单生,花冠裂片倒卵形,雌花单生,子房卵形,果实近球形,熟时橙红色,花果期7~11月。
 
瓜蒌种植条件:
瓜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,较耐寒、不耐干旱,故宜选择雨量较多、灌溉方便的地方栽培。栝楼是深根植物,应选择土层深厚、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。房前屋后也可种植,盐碱地不宜种植。
 
瓜蒌种植时间:
瓜蒌一般在春季种植(3-5月)
 

瓜蒌种植周期:
瓜蒌种植当年结果,连采三季果实,于第三年采收全株。
 

瓜蒌种植效益:
一般年份,在没有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,以每亩下瓜蒌根(天花粉)400株,按照成活率80%计算,每亩每年平均可收获瓜蒌干货200公斤。
如果按照统货(大小不计)市场价,每亩每年纯收入在3500-4000元左右。
 

瓜蒌种植前景:

瓜蒌又被称为“栝楼”,它的种子因性寒、味甘成为大家所喜爱的一种美食,其块茎肥厚,富含丰富的淀粉,其果皮更是润肺宽胸的好药材,同时它还是一味清热化痰的良药,真可谓是全身宝。

1、瓜篓的药用市场前景好

       就最近几年来看,瓜蒌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增加,其中大部分则是全国的各大药材市场。虽然如此,但瓜蒌商品在药材市场上仍然普遍的出现了货少价升的情 况。现如今瓜蒌系列药材已成为冬、春时令药品和许多成药、新药的重要原料,深受商家的青睐。不仅是我国,东南亚各国从我国进口的数量也在逐年的增加,但是 瓜蒌却在日渐减少。由此可见,瓜蒌在药市中还是蕴藏着巨大的商机,其种植前景非常看好。

2、瓜篓子的前景十分理想

      因瓜蒌子的肉厚味香甜脆,味道远胜于西瓜、南瓜等瓜子,因此其市场销路一路攀升。就目前而言,每亩可收获75公斤左右的干种子,而每公斤按28元计算的话,每亩的产值就是2100元左右了。

 
瓜蒌起源故事:
相传,康熙年间,海宁园花镇祝去非庭院内发现巨大栝楼,每晚发出白光,后挖根似人形,重六七十斤,头面臂股依稀可辨,但手指、脚趾分不清,胯下有一葫芦,即天瓜粉(又叫天花粉)。

  近来四川平昌发现一株百年栝楼,主根茎长50余米,藤也遮挡100平方米,年产瓜萎500余枚,约200斤。

  古时用瓜萎,皮、仁不分,张仲景书以枚计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用瓜蒌之方极多,多是全用。在古代,有百姓将瓜萎子炒后取油点灯。

  古人秋冬采根,去皮切断,水浸,勤换水,四五天取出捣为浆,滤粉,用其煮粥。唐代孙思邈《千金方》、明代高濂《遵生八签》中均有记载。清热止渴,用于热病津伤、口渴多饮、肺热干咳。天花粉蛋白,能杀死胎仔。

  元代朱丹溪《本草衍义补遗》甚赞瓜萎为“治嗽之良药也”。《宣明方》云:

  “独用栝楼治小儿痰喘。”《药品化义》夸其。郁痰浊,老痰胶,食痰粘,顽痰韧,皆滞于内,不得升降,借其润滑之力,以涤隔间垢腻,则痰消气降,胸宽嗽宁,无不奏效。”明清年间医家刘若金云:“若用于寒痰、湿痰、气虚痰、食积痰,皆无益有害也。”




上一篇:天冬种苗种
下一篇:川佛手种

联系我们

  • 地址: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油文村委会石井村
  • 电话:0898-64154632
  • 邮箱:089864154632
  • 网址:
  • 公司简介
  • 服务案例
  • 在线留言
  •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23 海南永华证券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琼ICP备2023010051号-2